查看原文
其他

华略观点: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的七大趋势

程一人 上海华略智库 2022-12-24



作者:程一人 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里程碑式的重心转移。蓝图照进现实,在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实践路径下,我国乡村振兴正处在全面提质增效的“进行时”。展望未来,乡村振兴发展又将呈现哪些趋势?

近日,华略智库金融研究院受邀参加工商银行浦东开发区支行举办的乡村振兴主题沙龙活动,高级研究员程一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的改变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了主旨发言,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中“三农”要素的重点、农业产业现代化、三农金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乡村振兴发展的七大趋势。


趋势一:乡村空间向分类分级、优化统筹的方向推进


我国有行政村约54万个、自然村约270万个,数量之多、区域差异之大、发展阶段之不同、类型之复杂,都对我国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我国各个乡村的自然资源禀赋、文化传统等各有特点,明确哪些村保留、哪些村整治、哪些村缩减、哪些村做大是乡村空间统筹发展的前提条件。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确切要求,今年要基本完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明确村庄的分类和布局。


河北、云南等各地都相继颁布了村庄布点规划,以集聚提升、城镇统筹、保护特色、搬迁撤并为原则,分类分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坚决不搞一刀切。


我们认为,防止乡村振兴“一刀切”情况出现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适合村庄自身价值的评价标准,乡村振兴需要深入挖掘不同村庄类型的不同价值,区别对待每一类村庄,才能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才能让村民真正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生活品质的提升。



趋势二:美丽乡村建设向规模化和特色化并重发展


一方面,未来美丽乡村的连片创建将成为主要方向,通过规模化建设推动村庄达到“连片美”的效果,这也符合规模经济的要义。


以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为例,淄博贯彻将片区规划和项目设计全部落实落地的原则,坚持做到没有片区整体规划不开展项目设计、没有项目设计不组织建设施工,做到高端定位、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通过连片化、规模化建设,真正实现了乡村振兴产业连片发展、环境连片整治、风貌连片建设、样板连片。


另一方面,未来特色化和精细化的美丽乡村建设将成为主流趋势。比如,苏州创新性地提出在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中推行设计师驻村服务制度,引导和支持规划、建筑、景观、市政、艺术设计、文化策划等领域设计人员下乡服务,在试点村庄驻场指导,全过程参与村庄建设,准确把控村庄建设方向,通过驻村设计师的精准施策,切实发挥了试点村庄“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作用。


只有秉承顺应自然格局、保护历史文化、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建成立足乡土文化、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



趋势三:城乡土地利用效率从碎片化向高效集约转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在于城乡空间的结构优化调整,我国仍旧处于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的关键期,较大程度上受到资源环境约束,产业升级转型也面临较大压力。


特别是处于“后工业化时期”的城市,耕地和建设用地两类地碎片化问题较为突出,通过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务之急。


以苏州市为例,由于多年前土地开发强度日益逼近江苏省规定的30%限值,苏州探索出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原则的“三优三保”行动创新举措,旨在以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保障发展,以优化农业用地结构布局保护耕地,以优化镇村居住用地布局保护权益。


苏州“三优三保”行动实施至今六年多,8个板块共编制了61个“三优三保”专项规划,盘活了存量用地23.43万亩,其中原地盘活2.85万亩,异地盘活20.58万亩。


数据显示,苏州全市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从2016年的41.6万元/亩提高到了2020年的50.08万元/亩;从单位建设用地的税收收入来看,逐步从2016年的7.92万元/亩提高到2020年的9.63万元/亩,土地节约集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并且持续站在江苏省前列。


自2017年6月第一个“三优三保”复垦项目开展至今,共验收复垦了1881个项目,有效新增了农用地6.28万亩,其中耕地占5.91万亩,生态环境保护效益也得到了体现。


苏州通过“三优三保”行动,不仅实现了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也为美丽村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趋势四:科技赋能将推动农业现代化大幅提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从过去20年来看,农业农村现代化体现在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上。而现在,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将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大幅提升。


“十三五”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不断提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特别是农业技术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表明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土地、资本及其他所有要素的总和。


未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摇杆系统等农业信息科技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扩大,科技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仓储冷链等方面的应用也愈发加大,如农业农村部近年来重点打造农产品信息平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系统APP,旨在以数字化方式整合全国农业供应链。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加紧优化布局农业板块,以科技优势赋能农业模式创新。


近日,叮咚买菜新设农业科技公司,计划开展智能农业管理、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等领域业务;阿里巴巴更是深耕农业板块多年,从最初成立乡村事业部到现在的数字农业事业部,从“亩产一千美金计划”到阿里云ET农业大脑项目,阿里的农业布局已进入深水期。


大型互联网平台的“大农业”板块未来会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趋势五:新型农业科创载体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增长点


自2000年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水利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启动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我国的农业科创载体建已经积累了20余年经验。


目前,已批准建设了300个国家级园区,以技术创新载体为基础,以技术转化为纽带,以技术应用载体为目标,农业科创载体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策源地。


未来,体系化的新型农业科创载体更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增长点。以农业科技创新为突破口的山东,打造了涵盖全省的四级农业科技园区体系,为全国之先,涵盖了示范龙头——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8个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及覆盖全省12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


截至2019年底,山东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产值已达到1700亿元以上;进驻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400多家,累计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40余个;转化科技成果共1700余项。


相较于传统农业产业园,新型农业科创载体将带来的不仅是产值的提升,随着科技赋能带来的产业提质增效,电商、深加工、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和新人才随之集聚,产城、产镇、产村融合发展的生态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趋势六:乡村振兴公司将成为统筹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乡村振兴公司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乡村振兴公司陆续组建,不仅承担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职能,更是在围绕土地资源利用提升、乡村产业兴旺等方面的综合统筹平台。各地的乡村振兴公司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基础,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特色化发展道路。


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贵阳农业投资发展集团,“十三五”期间将脱贫攻坚作为主要任务,集中发力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现代化,致力于通过农业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奔小康。


二是以农业为抓手,加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如兰州新区现代农业投资集团是横向打通农业产业与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典范。


三是有机结合科技资源与当地产业发展,如重庆农业投资集团以涉农投资为主,农业科技类项目是重点培育对象。


四是农业乡村振兴品牌建设,如昆山乡村振兴建设集团打造了“昆知味”农副产品平台,有力整合昆山本土特色农副产品,持续传递“鱼米水乡·昆山味道”。


未来,乡村振兴公司统筹整个区域的乡村振兴工作将成为常态,通过乡村振兴公司的通盘考量、精准施策、有效配置资源,才能将各类高端资源要素与乡村发展有机结合,才能更快加速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进程。


趋势七:农业供应链金融在乡村普惠金融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农业供应链金融是指基于产业链上的真实交易和核心企业的资信度,为农业产业链参与主体提供金融服务,可有效化解传统信贷模式下“三农”和小微主体融资困境,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产业主体融资需求额度相对较小、缺乏抵押担保物、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传统信贷融资模式难以满足农业产业主体特别是小微主体的融资需求。


随着农业线上线下相融合、农村征信体系逐步建立、农业产业平台化发展,供应链金融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场景将日益扩大。


未来,金融机构将顺应农业产业链形态变化,按照“一链一方案”模式提供个性化、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针对特色农业产业链,精准打造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


可预见,“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电商平台+银行”等产业链融资模式将不断创新,“银行+保险+期货+订单农业”的联结型金融产品也将日益丰富。



—— e n d ——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原创】国家战略三周年:长三角41城一体化的新发展理念实践【原创】新赛道、新动能、新风口:内容科技全景扫描(下)【原创】京沪双子星:关于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比较研究【原创】“移民”长兴:浙江一个非典型县域经济发展样板【原创】中美人才环境比拼:解码新时代的大国“人缘”【热文】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排名:这届年轻人都去哪了?【热文】教师出身的新任市委书记,五篇就任离任讲话文采斐然!
【热文】省长被撤职后坐两年“冷板凳”:书读进去了,人走出来了【热文】苏州干部,没有花架子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