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ISU创实┆10天1600公里产出16万字,这支团队寒假这样做实践!

记译传播非遗的 青春上外
2024-09-03

2024年1月,上海外国语大学非遗记译与传播中心招募5位西班牙语专业学生,组成“云上非遗”实践团重走“滇藏线茶马古道”,调研走访云南4市(自治州)10区(县)6镇9村(寨)30余处非遗项目和民族文化相关场域,辗转1600余公里,形成超16万字的调研报告、口述记录以及各类多语种影音产品等资料,发挥上外“多语种+”专业优势,推动茶马古道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对外传播。

织锦文化


织机呕哑,丝线交汇错经纬;朝晖夕阴,彩匹堆叠成霭云。我国纺织文化根深叶茂、百花齐放,机杼之声曾是劳动人民的千言万语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元素。“云上非遗”以重走“黄道婆之路”为主题,启动“松江棉布纺织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项目,现延伸至“傣族传统纺织技艺”项目并开展调研。傣族织锦是是傣族造型艺术早期表达方式之一,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团队走访普洱曼景寨诺帕德工坊、西双版纳傣族织锦技艺传习所等傣锦织造点,深入了解傣锦织造技艺与发展现状。

团队成员记录傣锦纹样

普洱曼景寨诺帕德工坊,团队成员在傣锦省级非遗传人咪宰金的指导下,亲身体验傣锦织作过程。对于已94岁高龄的咪宰金奶奶而言,傣锦于她,已超乎织品本身,一梭一踏、一综一筘,在经纬间无声勾勒出对传统文化与民族技艺不朽的传承与追求。咪宰金的曾孙女,同为大学生的玉罕东也表达了传承傣锦技艺的决心,“无关乎职业规划,傣锦就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一定会传承下去的。”让团队成员感受到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家族守望与青年力量

团队成员在傣锦传人咪宰金指导下体验傣锦织作过程

团队来到西双版纳傣族织锦技艺传习所,在傣族传统干栏式民居中,织女们坐在织机前,手操综梭,脚踩踏板,精美繁杂的织锦从指尖流淌而出。团队成员对话传习所负责人——傣锦国家级非遗传人玉儿甩,了解傣锦纹样特色和销售情况。对话得知,她培训了百余人学习织锦技艺,带动群众增收,全村90%妇女都会织傣锦;利用数十年时间创新改良傣锦技艺,提高织造完成度并融合传统和现代审美,让傣锦从生活需求走进艺术领域,从乡村走入市场,从民族走向世界。

傣锦传习所织女织作

团队与傣锦国家级传人玉儿甩合影

茶文化


袭故而弥新,“云上非遗”团队在原有研究方向基础上,将世界级非遗——“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纳入调研版图。团队步履不停,溯源滇藏线茶马古道起点勐海,重走茶马古驿道宁洱那柯里段,走访昆明南窑茶文化城、版纳勐海帮隆茶厂、TAETEA大益集团等现代茶企与批发市场。

勐海茶马古道“起点”碑刻团队合影

云南茶马古道那柯里段遗址

那柯里古镇,团队成员同高老荘第四代传人“普洱茶·贡茶”制茶技艺非遗传人高仕兴深入交流。他展示了自家制作的“马帮岁月”系列茶,叙述了经营茶庄的心路历程:祖辈都是茶马古道的见证者,“我从小在茶树下长大,与茶的缘分是上天注定的”,为了发扬茶文化、传承马帮精神,他成立了茶叶农民合作社,开创了“庭院经济+体验式茶庄”新模式。由于自身没有足够的学历或知识,高仕兴不能很好地利用社媒平台推广自家茶坊,难以推动普洱茶乃至中华茶文化的国际传播,为此,他也向我们传达了“希望学外语的同学能将普洱茶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的期许。

团队成员与“普洱茶·贡茶”制茶技艺非遗传人高仕兴对话

古时,中华茶文化通过茶马古道、海上丝路传播到欧洲、美洲,而今,茶文化“出海”则离不开现代茶企与茶叶市场的发展。勐海帮隆茶厂负责人向团队介绍了茶叶出品的完整流水线,包含采摘、萎凋、杀青、搓捻、干燥等一系列制茶工艺。从识茶到工艺,成员们对普洱茶的制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感受一捧捧青茶是如何经过层层复杂的工艺,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之一。

团队参访勐海帮隆茶厂

团队参访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大益文化馆

TAETEA 大益集团作为普洱茶行业的龙头企业,展现了现代茶产业的创新性发展。从茶叶本身到茶饮、茶咖,再到藏茶阁、大益馆等附加服务,大益用探索和实践,让团队成员们了解到历经千年沉淀,茶如何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纳西文化


茶香绵延,傣锦耀眼,茶马古道沿线非遗也同样璀璨,其中以省级非遗纳西刺绣世界记忆名录项目东巴象形文字为重。

丽江白沙锦绣艺术院,在绣师们一针一线间,团队成员看到了云南人民的生活写照,也看到了他们对家乡文化与世间万物的热爱。院长陈智英语专业出身,心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尊重,入行非遗十余年,创办院校并培训绣师超600人。当陈院长用英文向团队成员讲述纳西刺绣故事时,他提到,“除了非遗本身具有生命力之外,传播也很重要”,如何通过上外“多语种+”优势,打破语言壁垒与文化隔阂,让非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值得上外学子思考。

绣师们将东巴《神路图》以刺绣形式呈现

团队成员与白沙锦绣艺术院院长陈智对话

作为“活”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字不仅是东巴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纳西族人的精神家园。活自过去也活在当下,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通过与绘画、时尚、文创产品等相结合,展现了其作为活态遗产星火燎原般的传播潜力。

团队学习并体验东巴象形文字

和正文老师展示东巴象形文字书写

注:调研团队此次行程中所有拍摄均已取得场馆允许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上外学子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自觉肩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走进城镇乡野,在脚踏实地的切身实践中,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2019年10月,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非遗记译与传播中心”,搭建全国首个高校多语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平台——“云上非遗”,深入调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活态遗产,凭借外语和国际视野、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截至目前,“云上非遗”项目已行走超4000公里,调研60余项非遗项目,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区、云贵川、海南、甘肃及新疆等地区,与40多个政府单位及传播平台达成合作,影响力覆盖中外百万受众。

SISU YOUTH / THE END

文案 | 谢弘颖 苏扬‍‍‍

摄影 | 陈秋余 张潘媛

排版 | 韩忻乐

审核 | 韩骏 张礼骏 周煜雯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青春上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