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中专乐队”开始的二次元学历歧视笑话

星彡P BB姬
2024-09-08

(*文章内容涉及几部4月新番的剧透,请注意!)


星彡P丨文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一个非常地狱笑话的梗叫“二本的吻痕”。  


没听过也无妨,简单解释一下。


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去年3月,有网友在微博某女酮Bot投稿,说自己有一个研究生的女性朋友,专业排世界TOP3,和女同事上了以后发现对方是二本,还留下了二本的吻痕,气急败坏怒骂三个小时。



虽然故事真假已经无从考证,很可能是编的故事,但是无心插柳的一句“二本的吻痕”让人印象深刻,在网络上流传甚广,从此变成了一个学历崇拜的标签,跟亚文化圈子深深绑定。


像什么“男〇喜欢体育生白袜,女〇喜欢高学历姐姐”、“开〇前先互查学信网”之类的刻板印象段子,这里姑且不讨论合理性,但你不得不承认,国内互联网的学历内卷确实深入骨髓。



忽然聊起“学历”相关的话题不是没有由来。


起因是前几天我看到泛式吐槽,今年4月新番动画以奇怪的方式达成了联动——少女们为未来的志愿陷入烦恼。同一周更新的不同动画里,有的人准备上短期大学,有的人打算正常升学,有的人辍学自考,结果连补习班都不想上了……



少女玩音乐、组乐队的故事这两年大家看得多了。故事的舞台普遍设定在高中校园,聚焦青春期的少年少女,临近高三对未来的志愿感到迷茫很正常。


后来大家有了经验之谈:“离话筒越近,离学历越远”——角色学历或是升学目标之类,相当于把兴趣和现实摆在天平的两边,埋下戏剧冲突的点。



比方说,最开始大家以为《Girls Band Cry》的故事是:


十七岁土妹子“芹泽仁菜”遭受校园霸凌与家庭暴力后,只身一人前往东京追梦东京大学,一边上补习班一边搞乐队。


没想到,后来捋一捋剧情,当初主角要自己跑出来考大学也只是想独立,不想靠家里交易得来的保送名额。



刚开播的时候,网上吐槽二次元“学历与乐队不兼容”的现象,结果很多人看了最近的几集,突然发现自己变成“有保送为啥不去”的无聊大人了。


原本是逃避现实的虚拟世界,现在动画却意外的满满都市感,每每扯到上大学找工作的情节,容易引向沉重话题一路往下滑坡,再也收不住。


(《孤独摇滚》里也有类似的内心小剧场)


回过头来看《孤独摇滚》里四个都是高中,波奇有过如果高中没法出道,就要毕业先找工作干着的念头,喜多则是后来才有努力考大学的打算。


关于升学方面,反倒是轻音少女和《BanG Dream!》(2.5次元少女乐队企划,简称“邦邦”)这种处理得比较理想化。


邦邦里有一个非常高优先级的设定就是“搞乐队可以,但是学习不能落下”。剧情里时不时有升学成绩之类的事情,参加比赛前说什么都要把学习搞定。



等到邦邦手游6周年的时候,时间线已经推进了2年。很多登场角色要么提升学年(高一到高三),要么进入大学开始新生活(高二到大学)


里面不少角色原本属于学习困难户,比如户山香澄、湊友希那等等……特别是湊友希那,学渣到“连圆周率都不知道”的程度,让人担心她会不会留级。



结果湊友希那走了艺术生渠道,进了一个故事里虚构的“庆鹏女子大学”。


坐落在东京都地区,设定是高偏差值的学校,校名应该neta的庆应义塾大学(日本顶级私立学府,对标国内复交浙)。



《Girls Band Cry》播出以后经常有人拿中专乐队说事。很多邦邦粉丝看了动画,反过来吐槽《BanG Dream!》世界太过温柔。


编剧给角色集体安排进大学,基本没有选择直接工作的,感觉就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写校园剧情,而且升学组那帮人不单单是兼顾念书和乐队那么简单。


她们要么有校内活动(学生会,风纪委,演剧部),要么有课余活动(打工,偶像,演员),人均身兼数职,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但是要说不合理吧,现实里肯定也有这样的天才。


只能说邦邦企划继续运营下去,升学角色只会越来越多,而在这样“温柔”的企划里,只有小祥还要打螺丝,突出一个“格差”(等级阶层之间的差异)



这让我想起来张雪峰聊志愿的切片,B站隔三差五给我推首页,没事就会点进去看看。


有次面对家长“学音乐有出路吗?”问题时,他感慨道:一个人能在这个世界上按照自己想法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用在乎收入多少,实在太不容易了。


——代入时下流行的少女乐队故事,本质还是大家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为了音乐或者其他目标而“错过机会”,总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现实里很多人毕业后直接工作是权衡之后的选择,学历只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筛选机制。大家混了这么久的互联网,早该明白能力和学历不是一回事了。


(《夜晚的水母不会游泳》第一集,小学生妹妹的觉悟)


类似战斗力圈的角色斗蛐蛐,理论面板跟作品里实际表现也不能混为一谈。只不过学历这东西,毕竟属于人设的一部分,天然带有话题讨论度。


比方说《对魔忍》系列出过一个中华系角色,设定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天才,曾经当过学生会主席,之前在国内“学历厨”圈子挺出圈的。


顺带一提,由于名字里带北京,北京大学在日本的知名度远比清华大学高得多。同理,一小部分的日本人甚至会觉得上海大学比北京大学还要牛逼……




二次元学历相关话题一路发展到现在,反过来变成了一种心理安慰现象——不是比拼角色学历有多高,而是透过设定寻找合理性。


比如有时候角色经常发癫,行为逻辑完全没法理解。后来想了一下,这就是个中专妹啊,突然就释怀了,没有了过高的期待。


反过来,有时候剧情出现突兀的降智桥段,联想到主角的高学历人设,立马就会变得十分膈应,让你百思不得其解。



也有更魔怔的。比如推特上有一个「学歴厨霧子Bot」,专门搞学历相关的吐槽,非常有日本人特色的发癫Bot。


——“学历厨”是指对学历过度崇拜或依赖的现象,认为高学历等同于高能力。


这里涉及到一个叫幽谷霧子的角色。之前樋口円香同人图在国内很火的时候,BB姬提过一嘴《偶像大师 闪耀色彩》。


(注意右上角的“国立医大B判定”)


幽谷霧子正是出自这个企划,设定是心地善良、散发着神秘气场的银发女孩。在家庭影响下,雾子的个人志向是报考日本的国家级公立大学的医学部,


高二的时候参加模拟考取得了B判定,说明成绩相当不错——“国立医大B判定”代表志愿学校录取率在65%~80%,并且同时进行着偶像活动,简直未来可期。


(六成的人划分在E档,其余人ABCD,B判定已经相当可以了


基于这种未来人生赢家的设定,日本那边派生出了一系列非常恶搞又毁人设的二创,最典型的就是日推上的“学历厨雾子Bot”。


平日里代入雾子的轻柔口吻,发表阴阳怪气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①学校鄙视链相关,发表一些对私立学校的歧视言论;②锐评高中毕业、初中毕业的偶像同行的学历;③复读自己的“国立医大B判定”。



举个例子,正好最近《偶像大师》系列推出了一个新企划叫《学园偶像大师》,舞台设定在一个“初星学园”的地方。


这是一所设有初中部、高中部、大学部的艺人培育专门学校。玩家作为大学培育科的学生,以实习制作人的身份参与,培育高中部偶像系的学生们。



国内很多人调侃——你一个大专生为了完成学业课题,跟中专学妹们搭伙,帮助她们出道。(天哪,这学校纯纯婚姻介绍所,给人谈恋爱来的)


观感有点类似一个知乎段子,有人问“考上研究生能不能抹去二本学历的污点?”,然后被人反问,“那么上大专的叫什么?叫案底?”



(大专人上人)


不过日本的“专门学校”跟国内中专大专还是不太一样,但是学历歧视现象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学历厨雾子Bot对此进行了一番锐评:


①首先这个学校是私立学校,不太行X1。(日本那边国立、公立的学校有国家和地方财政出资,通常设施更好一点,竞争也比较激烈。)


(“私立”初星学园)


(什么都没说,什么都说完了)


②根据某小偶像自曝的“内部进学组”信息,推断不是靠自己成绩入学的,不太行X2。



③《学园偶像大师》里有一个偶像,设定是14岁海外大学毕业的天才少女,厌倦了简单乏味的日子,为挑战不擅长的领域而进入了初星学园。


这下学历碾压了,于是学历厨雾子Bot开始复读自己的“国立医大B判定”。




当然,内卷学历的现象哪里都有,不是东亚特色,只不过欧美那边一般是开大学以上的学历玩笑。这里讲一个比较冷笑话的《奇异博士》英文梗——


剧情里反派的卡西利亚斯第一次见到斯特兰奇的时候,问他尊姓大名:“Mr…?”(像Master,意思有大师、法师、硕士等等)


结果斯特兰奇订正说:“Doctor.”,意思是叫我Doctor博士,不要叫我Master。卡西利亚斯没理解,还以为是“刀客塔先生”。



实际上,欧美那边经常玩这种Master和Doctor的梗。


就像《生活大爆炸》里的Howard,他虽然是麻省理工硕士,已经很牛逼了,但是混在一堆博士生里经常被人整蛊。光是学历歧视笑话,做成合集估计都能撑起好几集的视频内容来。



人家麻省理工出来的也有学历焦虑,换成我一个普通大学出来的直接就躺了。在这个内卷比内裤出现频率还要高的时代,你说学历这件事重不重要?重要!但是除了学历,人生中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事值得体验。


从“中专乐队”开始聊起的二次元学历笑话,只是一个日常化的缩影。其实不管你事多少本,上没上过大学,人活这一辈子啊,在广阔而纷杂的社会面前,谁还不是个“新生”


当然说是这么说,每次看到类似二次元学历厨行为,我还是会忍不住嘴角上扬……




-END-



往期精选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BB姬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