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跟蚂蚁集团打了565天官司后,金角财经二审胜诉!

卢桦 金角财经 2021-12-27


原创首发|金角财经(F-Jinjiao)
作者|卢桦
 
2021年8月18日,我们接到了法院的电话。
 
对方告诉我们,蚂蚁公司想跟我们进行和解,想就相互宝的官司进行撤诉。我回复说,他们要撤诉的话,自己撤诉就行啊,一审判决不就直接生效了。法官说,不是,是他们想要撤一审的诉,所以需要你们同意。
 
都已经要超出二审判决期限了,你来跟我说要撤一审的诉。
 
用白话说就是:你按着要跟我打,打了一年多了,觉得要输了,就说我不玩了,这算什么?
 
我想算是傲慢吧,但傲慢在法律面前没用。
 
2021年12月15日,蚂蚁集团终审败诉。
 
12月14日,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蚂蚁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二审案件受理费 10100 元,由上诉人蚂蚁会员(北京)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终审判决结果

一审法院曾判定,蚂蚁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驳回全部诉讼请求”。
 
终审判决书则认定,蚂蚁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法院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历时565天,开庭听证7次,蚂蚁方申请保全-撤销保全-再申请保全,追加被告并撤销追加被告,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二审,作为应付这些操作的一方,我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财力。在终审判决期限推后两次达半年之后,在宣布蚂蚁公司终审败诉的那一刻,我们金角财经终于迎来了胜利。
 
一边是全球最大零售商、国内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一边是当时成立不到一年、十来人规模的新媒体公司。
 
二者实力相去天渊。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在这场较量里,我们才是那只随时会被大象踩扁的蚂蚁。
 
虽力量悬殊,但心从未虚。
 
我们当初指出,蚂蚁旗下涉及上亿人的产品相互宝存在的问题时,正是蚂蚁乃至阿里巴巴集团如日中天的时候。我们执笔直言,但刚被起诉的时候,我们看起来几乎只有被按在地上摩擦的份。
 
到如今,我们彻底胜诉。相互宝存在的问题,由我们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所关注。也如我们所言,相互宝这种网络互助模式,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末日。
 
网络互助关停相关报道

一开始,当我们面临蚂蚁这次索赔200万的诉讼时,我们知道,即便是真赔了200万,有些话,该出来讲的,还是要讲。我们也由此写出来全网传播超过千万的文章《我被蚂蚁集团告了!因为揭露它不为人知的事》。
 
越来越多的问题,也被推到了阳光底下。
 
这次,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是终审判决。
 
没有什么比判决书所记载的诉讼详情更具公信力的,我们一起看看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两次判决的聚焦与认定
 
先跟着一审法院的判决书,回顾当时发出文章的内容。

一审判决书相关内容

撰写文章的时间是2019年10月,当时,相互宝才刚刚推出一年,用户便迅猛扩张至9576万人,将近1亿人。1亿人背后是1亿个家庭,也就是说,相互宝至少与中国3、4亿人口相关。 一个互联网产品在1年内跟3、4亿人产生紧密关联。这个产品背后的公共意义不容忽视。
 
与此同时,相互宝这个产品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开始显露:治疗费用饱受质疑、分摊费用不断暴涨。随后,微博上对于相互宝扣款额度过高的问题,汹涌如潮。我们当时撰写分析文章,便是基于这个背景。

微博网友对相互宝的讨论


具体模式问题,本文就不多作探究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此前文章《我被蚂蚁集团告了!因为揭露它不为人知的事》,已经全面地探讨,并且在这一年里也都得到了印证。
 
文章发出后,很快在网络形成了讨论和质疑。也陆续有其他媒体平台进行跟进报道。文章发出半年后,蚂蚁公司在广州互联网法院针对金角财经提起了索赔200万的诉讼。
 
对于这篇文章,一审法院认定:文章第一部分不构成基本内容失实。而第二部分不构成内容严重失实,第三部分内容只是正常质疑。
 
一审法院认定结果

一审结束后,我们来到二审。
 
在判决书中,一审关注的三大焦点主要在,内容是否严重失实?是否存在有主观恶意?构不构成侵害名誉权?
 
而此次二审关注的焦点,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到了五条。
 
焦点一:案涉文章的注意义务限度
 
终审法院认定,金角财经发表文章的注意义务,需要结合文章发表的主体、指向对象、话题等因素综合分析。

而蚂蚁公司运营者全中国用户人数最多的网络互助产品,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应主动承担相应社会责任,自觉接受公众监督、舆论监督。且其具备较好的澄清误解的机会和能力,故应对社会公众的监督、质疑、批评等负有更高的容忍义务。

案涉文章主要讨论相互宝分摊费用上涨及运营模式是否安全等,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属于社会公众的关注焦点,应允许公众更自由地发表个人意见,以形成更充分的社会舆论监督。
 
用白话来说就是:相互宝牵涉到庞大而深远的公共利益,就应该接受社会公众的质疑与监督。
 
焦点二:内容是否客观真实
 
拥有质疑与监督的权利后,关键就在于内容是否客观真实了。
 
广州中院认定,金角财经在案涉文章中描写的事实基本真实。
 
同时,金角财经已经对文章涉及的甲状腺癌的治疗、相互宝的监管现状等相关问题尽到了合理审查核实义务。其中,“几千的手术,相互宝却赔几十万”,是医师论断所得,且医师属于专业人士,其对相关医学专业的问题论断具有较高可信度。

其他媒体关于相互宝监管问题的讨论

再者,案涉文章引述的网友言论,系网络上客观真实存在的,并非无中生有。
 
总体来说,文章仅存在一句话不符合事实,基本内容并未严重失实。
 
也就是说,我们的文章,站得住脚。
 
焦点三:内容有无侮辱行为
 
既然相互宝应当受到监督、我们文章的基本事实也没问题。那会不会措辞方面,出现谩骂、侮辱呢?
 
广州中院认定,案涉文章是对公共问题发表质疑、批评等评论性意见。虽部分词汇言辞激烈,但未附加强烈的主观色彩和道德指控,未通过辱骂、丑化等方式故意诋毁相互宝,未达到侮辱的程度。“骗保”、“暴涨”、“虚构保额”、“涉嫌诈骗”、“信任流失”等词语虽属负面评论,但未超出社会公众对公共事件或现象发表的自由言论的合理限度。
 
另外,案涉文章第三部分对相互宝运营模式进行分析评论,表达了公众对网络互助运营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正常评论、担忧和质疑,内容不存在侮辱、诽谤等言论。

焦点四:文章是否损害蚂蚁公司的名誉
 
最后,在是否损害蚂蚁公司名誉的问题上。
 
终审判决认为,蚂蚁公司主张的所谓“案涉文章的传播,造成其社会评价降低”缺乏依据。

所以,对蚂蚁公司的主张,一审法院不予采纳的判决并无不当,广州中院也予以确认。
 
焦点五:文章是否存在过错

针对此问题,判决书认为,案涉文章多次提及相互宝承诺“单个赔付案件的分摊费用不超过1毛钱”,并相对客观地解释分摊金额逐步上涨的原因为“随着被帮助人的数量急剧增加,加上分摊人数增速远远不及被帮助成员数的增长,分摊金额自然水涨船高”。

可见,金角财经并非完全否定、诋毁相互宝产品,也并非故意误导读者以损害,蚂蚁公司的名誉。

网友对均摊费用增长的意见

其次,没有证据证明金角财经与蚂蚁公司之间,存在业务竞争关系,也没有证据证明,金角财经是因为收取蚂蚁公司竞争对手的推广费或营销费,而出于利益驱动撰写和发表的文章,因此不能推断金角财经的文章存在故意侮辱、诽谤蚂蚁公司,或打压竞争对手的主观恶意。
 
也就是说,我们写这篇文章,完全是处于公共利益角度去考虑,不存在说收了竞争对手的钱去打压相互宝的情况。
 
事实上,我们不屑于干这种事。

总体来说,这五个关键问题上,二审法院认定,金角财经问题不大。

 

 

谁该道歉


事实上,在一审判决前,蚂蚁曾要求跟我们和解,但他们提出金角财经必须在公开渠道发布道歉声明——只要发这个道歉声明,就不用我们赔200万了。


看起来,这个提议似乎很容易让脆弱的自媒体们屈膝接受,我们认为,既然所言正直,就算200何妨况且我们还是相信

 

在一审判决书里,法院是这样认定的:

 

蚂蚁公司主张因案涉文章的传播导致部分用户退出互助计划、相互宝的社会评价降低。但是,自相互宝开始运营,褒贬不一的评价就一直存在。

 


客观事实是,相互宝的风评本来就“褒贬不一”。

 

而无论一审还是终审,法院都认为我们基本事实没问题。那为什么我们要道歉?因为蚂蚁的200万索赔?

 

没错,告我们的时候,蚂蚁索赔金额是200万。

 

我的媒体、律师朋友们,大多认为,这就是一种杀鸡儆猴。一、它们容忍不了你的质疑,尤其是对其运转模式的质疑;二、这样一来,其他人也不敢再对其进行质疑。

 

2020年5月28日,广州市互联网法院受理案件。在决定受理的几分钟里,“相互宝起诉金角财经”的新闻通稿就铺满全网,当然也在阿里系的新浪微博里上了热搜。


立案当天突然刷屏的新闻消息

当时,法院才刚刚受理,案件还没开始审理,甚至连举证材料都没有完全提交。但这些文章的标题已经采用“失实报道”的字眼。

 

对于这些“未卜先知”的新闻,如果没有干预司法的企图,那只能用“神通广大”来形容。

 

作为媒体,我们所做的,只是对一个公共平台进行监督与质疑。不知道这些铺满通稿的媒体们,所做的又是什么?可能是对我们进行监督与质疑吧。

 

一个具有1亿多用户的平台,当然属于公共属性较强的平台,也理所应当地应当对舆论具有较高的容忍义务。


法院对于容忍义务的认定


然而,一篇在正常的批评监督范畴内的文章,偏偏就在半年后被挖出来“鞭尸”了。

 

2019年10月,我们撰文分析相互宝之前,网上鲜有财经媒体撰写关于相互宝分析文章。在大多数的沉默中,我们是少数站出来质疑的财经媒体之一。彼时,相互宝在2018年经历了“改名风波”,2019年再遭遇用户和媒体对其分摊费暴涨的质疑。

 

媒体们身正不怕影子斜,大公司的产品也一样,如果以用户为中心,又何必怕用户“用脚投票”?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我们文章出来后两个月,相互宝的用户依然迅速增长突破1亿。有趣的是,按2020年相互宝自己发布的报告,2020年9月第一期,用户人数为10128万人。也就是说,这大半年里,相互宝的用户人数基本没怎么增长。

 

增长困境的答案,在相互宝自己发布的数据里面就能找到——2019年,相互宝成员全年救助16528人,2020年救助人数为68675人,同比增长315%。同时,相互宝2020年分摊91元,同比上涨214% 。

 

界面、凤凰财经等媒体均报道,相互宝分摊费的暴涨是导致用户流失的主要原因。


其他媒体对相互宝的报道 


但相互宝认为,我们得对他们用户的流失承担责任,虽然我们只是把客观事实说出来而已。既然我们的文章有理有据、没有造谣,那用户在看到文章以后,基于事实做出的任何选择,显然都不是文章的问题,而是事实本身的问题。


2020年11月3日,蚂蚁集团因为监管问题被上交所暂缓上市,市场开始重新审视蚂蚁集团的本质。蚂蚁旗下的相互宝,也回到聚光灯下。

 

这样一个不少人口中的“三无”与“四不象”产品,到底是个什么?合规吗?合法吗?接受谁监管?有资金池吗?有风险漏洞吗?它的隐患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吗?会不会像P2P一样爆雷?......

 

对于这些社会关切的问题,背着“200万”阴影的我们,还是推出了文章,对相互宝的模式进行全面剖析,阅读量超过千万,也引起媒体、保险、监管等人士的关注与讨论。

 

在相互宝官司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整个网络互助开始不断地退潮。


2020年8月,百度灯火互助宣布停止运营;

2021年1月,美团也宣布将在1月31日关停互助业务;

2021年3月,运营5年的轻松互助也宣布正式关停;

2021年3月,水滴互助关停;

2021年5月,小米互助正式关停

……


作为其中体量最大的蚂蚁集团旗下的相互宝,离遭遇严厉的监管和整改,大概已经不远了。

 


一道明亮的阳光

 

拿到终审判决书时,我们都处于欢呼状态。

 

漫长的一年多时间,所有压力、隐忍、憋屈、被羞辱感,都在那一瞬间骤然消散。

 

自发布质疑蚂蚁旗下相互宝模式文章始,我们就坚持认为,我们只是站出来指出问题所在,文章基本事实没问题。

 

但对于案子,还是持悲观态度。毕竟,此前阿里系也好,蚂蚁集团也好,他们起诉媒体或者新媒体平台,鲜有败诉。

 

这一道判决,给我们一道明亮的阳光。让在我们站的直的时候,影子也是正的。

 

与此同时,我们感谢跟我们走过这565天的读者、朋友、媒体同行以及合作客户们。

 

在这期间,很多同行和客户们,就这个事和我说最多的,就是那句“天下苦XX公关久矣”。

 

毕竟,他们很多人,因为舆论问题,有过相似的感受。

 

也有很多读者和相互宝的用户,都在不断地在评论和私信,或者自己的社交平台来给我们支持与鼓励。

 

当你们都在问我们说,“你们的银行账户多少,我们给你众筹律师费”时,我们整个团队,都感受到了你们的力量,也更加确信我们推出金角财经这个平台的理由。

 

为什么我们能赢?除了法律的公正,还有我们本来的干净与坚定。与此同时,我们的律师的专业与沉稳,是整个案件获得胜利的最大驱动。

 

我们在此郑重感谢我们的律师,广东宝慧律师事务所的宋巍律师。宋律师在本次诉讼中的付出良多,为案件胜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法学功底深厚、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同时充满敬业精神。

 

最后,也感谢我们金角财经团队的小伙伴,我们在这次诉讼事件中,不屈不挠、沉着应对,以专业与正直,赢下了这漂亮的一仗。

 

当一审获胜时,很多人都说,这一次胜利,意味着自媒体、新媒体,甚至是媒体行业的一次胜利。肯定啊,这毕竟是个创下记录的事件。

 

作为这个事件的当事人,我们也有义务告诉大家,这是怎么样的一次胜利,以及它带来了什么果实。




关注我们,看更多有料分析 商务合作 | 加微信:JinjiaoBD联系入群 | 加微信:J-helper
点个在看,为金角财经加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