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人说|发达国家的家庭分工平等与婚姻稳定研究

2017-06-28 叶瀚璋 缪斯夫人


作者:叶瀚璋

责编:靳永爱


夫人说


你是否常听到女性抱怨丈夫不肯分担家务?那么,家庭分工的不平等是否会影响婚姻稳定?在发达国家,家庭分工又是否平等呢?今天的文章将讨论家庭分工平等与婚姻稳定之间的关系,并推论经济发展水平与性别平等的相关性。


读者或许听过这样的观点: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男女越会趋向于平等。这体现在女性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其社会角色也不只是局限于生儿育女,而是同样也担负起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的责任。正如建国初期常常说,女性顶起半边天。



但是,当我们去考察家庭的内部动态的时候,这一个经济发展论的观点是否正确呢?是不是发达国家里男女的家庭分工就是平等的?来自庞培法布拉大学的Bellani和来自宾州州立大学的Anderson和Pessin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对比了德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


相似的发展程度,天壤之别的性别观念


德国和美国作为两个公认的发达国家,对男女角色的期待有所不同。表-1为1990年在两个国家(当时德国仅统计前西德部分)所做的关于几项性别分工的调查。调查显示,德国对女性的期待更为传统,而美国则更注重女性在家庭之外的角色:50%的西德民众认为男性分担家庭事务是不重要的,而美国只有大约25%的人这样认为;高达60%的西德民众认为做个家庭主妇和出去工作一样可以很满足,而美国只有30%不到的人认同;同时,超过75%西德民众认为母亲工作的话对学前的小孩是不好的,而这在美国只有不到50%的比例持类似的观点。


表-1:1990年西德和美国的性别角色态度对比


在同样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和德国,对性别期待不一样的社会规范会对婚姻有什么影响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作者们比较了这两个国家家庭分工的不平等程度及离婚率的关系。不平等的程度使用一个不平等系数来测量,这个系数主要比较丈夫在职场和家务中的投入比例,而比例则以双方投入时间的总和作为基础。

 

家务与婚姻稳定的关系,德国、美国大不同

 

当我们谈到家庭分工的平等问题的时候,我们第一个想起的比较对象会是谁?大部分人的答案可能是另一半。这个想法在学术界被称为“平等理论”(equity theory),也就是说,我们所认为的平等应当是:如果一方在职场上的投入更大,那么他/她在家庭上的投入就应该成比例地减少。因此,“平等理论”也被称为比例原则。


如果大家都是这样想的,那么在该研究里,德国和美国的不平等程度和离婚率应该是差不多的。但结果却是:在德国,家庭分工不平等与离婚率无关。相比之下,美国则呈现统计上显著的相关关系——每增加一个点的不平等度,离婚的可能性增加2.1%。


图片来源:pexels


这意味着,家庭分工是否平等的参考体系可能是不一样的。对于美国人来说,当谈及公平的时候,以伴侣在家庭中是否有如同自己相当的付出为参考;而在德国,人们通常横向比较——女性参考其他的女性,而男性以其他男性的情况为参考。


这样的性别期待反映在家务分工上,这两个国家也就出现了不一样的模式。在德国,女性在家务上做得越多,婚姻也就越稳定。这也意味着在德国,家庭维持着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女性也乐于当家庭主妇维持婚姻关系。


但是在美国,情况却不一样。一开始,女性的家务投入越多,离婚机会下降到达一个最低点。但是当女性要负担越来越多的家务的时候,离婚机会则上升。或许对于美国人来说,双方在家庭事务上的平等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女性宁愿离婚也不希望家庭内存在着这种不平等的关系。


有趣的是,在这两个国家里,如果女性在家里“养尊处优”,男人无论承担多少的家务活都不对离婚机会产生影响。

 

经济发展后就能带来性别平等吗?


介绍这篇文章,来源于一位朋友问我的一个问题:是不是经历过经济发展,中国就能实现性别平等了?


这篇文章算是我的一个否定回答。在这个研究中我们能够看到,即使是被视为世界强国的德国,有着极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女性的社会角色期待依旧是传统型的。


图片来源:pixabay


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两性的平等。事实上,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路径和环境或许会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1970年代的台湾地区,由于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女性进入工厂,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女性经济自主的地位,也因此相应提高了他们在社会的性别地位。但是,同样的情况却没能发生在依旧需要依靠老家的大陆女工身上(Chuang, 2016)。


也因此,对于期待中国的经济发展能带来性别平等的读者来说,或许实现经济增长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工作,而思想文化上的进步,才是亟待争取的。



参考文献:


Bellani, D., Esping Andersen, G., & Pessin, L. (2017).When equity matters for marital stability: Comparing German and UScouple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


Chuang,J. (2016). Factory Girls aFter the Factory: Female return Migrations in ruralchina. Gender & Society, 30(3), 467-489.






叶瀚璋

香港中文大学

社会学硕士

权威、严谨、客观

我们带你体验不一样的

情感婚姻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