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效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治疗肾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 2024

指南共识 离床医学
2024-08-29

长效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治疗肾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 2024

糖尿病肾脏疾病肾性贫血认识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管理流程专家建议
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2021)
糖尿病肾脏疾病肾性贫血认识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

一、概述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并发症,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CKD进展、不良心血管事件以及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等密切相关。肾性贫血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绝对或相对生成不足、尿毒症毒素影响红细胞生成、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铁代谢紊乱、失血以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1]
除了充分透析和合理营养这些必要的治疗措施外,目前肾性贫血主要治疗药物包括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ESAs)、铁剂、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ypoxia-inducible factor prolyl hydroxylase inhibitor,HIF-PHI)等,其中ESAs是治疗肾性贫血的关键药物2-3。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是目前我国临床上最常用的ESAs,主要有依泊汀α和依泊汀β两种亚型。rHuEPO在肾性贫血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均已得到临床公认[4]。相较于短效rHuEPO,长效ESAs的半衰期长,可有效降低注射频次,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并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成为改善肾性贫血治疗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包括达依泊汀α、甲氧基聚乙二醇红细胞生成素β、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erythropoietin mimetic peptide,EMP)在内的长效ESAs相继问世,先后在我国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并部分在国内获批上市,为肾性贫血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透析预后与实践模式研究(Dialysis Outcomes and Practice Patterns Study,DOPPS)等[5]对各国ESAs的应用比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欧美及日本等国家,长效ESAs的使用比例已超过50%,而我国则以短效ESAs为主[6]。鉴于长效ESAs在国内应用尚不广泛,临床经验相对不足,为指导临床医师规范应用长效ESAs治疗肾性贫血,特制订本专家共识。


二、方法学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发表的英文和中文文献,同时也参考了目前国内外相关临床指南,共识专家组对近年新证据结果进行分析并经过多次会议讨论,最终完成该共识。共识专家组参照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相结合的方法,将推荐强度分为推荐和建议(表1);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等制定的“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定及评价(GRADE)”进行证据质量分级(表1)。


三、长效ESAs的分类、作用机制与药效学特点

ESAs根据其分子结构主要分为rHuEPO和化学合成的EPO模拟肽。长效ESAs药物的设计策略主要包含两个方面:(1)通过增加糖基化位点或链接Fc融合蛋白片段等分子生物学修饰方法;(2)连接聚乙二醇链等化学修饰方法[7]。结合药物在中国获批情况,对下面3种不同类型的长效ESAs进行阐述(表2)。

1. 新型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novel erythropoiesis stimulating protein,NESP):通用名为达依泊汀α,是全球首个上市的长效ESAs制剂。其利用重组DNA技术对依泊汀α的分子结构加以改造,在原来Asn24、Asn38和Asn83糖基化位点基础上,分别在Asn30和Asn88位点上新增了两个N连接的糖基化位点[8]。与依泊汀α相比,NESP的N末端糖链增加至5个,唾液酸含量提升了近1倍,体内稳定性明显增加;同时,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增加(37 000)导致药物的肾脏清除率下降,半衰期明显延长8-10。多项药效动力学研究指出,在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中,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达依泊汀α的半衰期分别为48.8 h和25.3 h;而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每周1次达依泊汀α静脉注射后半衰期为23.4 h,约为依泊汀α的3倍[9,11-12
2. 甲氧基聚乙二醇红细胞生成素β:一种持续性EPO受体激动剂(continuous erythropoietin receptor activator,CERA)。CERA是在完全糖基化的依泊汀β赖氨酸N末端氨基或ε氨基通过酰胺键连接1个甲氧基聚乙二醇链进行修饰。聚乙二醇化的依泊汀β一方面通过增加药物相对分子质量(60 000)从而降低肾脏清除率,另一方面可通过产生空间位阻效应,使修饰物免受蛋白酶水解,增加其稳定性,两者协同降低了药物的总清除率,显著延长了药物半衰期13-14。一项在接受腹膜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中开展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CERA的半衰期分别为134 h和137 h,而静脉给药后的清除率为0.494 ml·h-1·kg-1[15]
3. EMP:EMP是一种化学合成模拟EPO的环状小分子肽[16]。EMP能够与细胞表面的EPO受体特异性结合,在体内外发挥与EPO相似的生物学效应17-18。由于EMP在结构上与内源和重组EPO分子不同,与内源EPO无交叉抗原性,因此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抗EPO抗体介导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的发生[19]。培莫沙肽是在2个环化EMP分子结构基础上进行聚乙二醇化修饰,增加了EMP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并降低了肾脏清除率[20]。培莫沙肽在体内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能够选择性与具有促红细胞生成作用的EPO同源二聚体受体(EPOR/EPOR)高亲和力结合[21],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并减少与非促红细胞生成作用(如介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等)相关的异二聚体受体(EPOR/βc-R)结合[22],因此可能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3]。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首次经皮下注射的培莫沙肽,在非透析CKD患者中的半衰期为58.3~69.7 h,而在接受透析治疗的CKD患者中为61.6~74.9 h[24]


四、长效ESAs在肾性贫血中的应用

(一)治疗对象

推荐意见
推荐长效ESAs用于治疗非透析依赖CKD患者合并的肾性贫血(1A)。 
推荐长效ESAs用于治疗透析依赖CKD患者合并的肾性贫血(1A)。 
建议对于短效 ESAs 低反应的肾性贫血患者,可使用长效ESAs进行治疗(2C)。

(二)治疗时机及靶目标

推荐意见
推荐长效ESAs治疗肾性贫血的起始治疗时机为Hb<100 g/L(1C)。
推荐长效ESAs治疗肾性贫血时,Hb靶目标维持≥110 g/L,但不超过130 g/L(1A)。
在我国血液透析患者中开展的达依泊汀αⅢ期临床研究中,未接受过ESAs治疗和接受过ESAs治疗患者的基线Hb水平分别为60~100 g/L和100~120 g/L35-36。在我国未接受过ESAs治疗的透析依赖CKD患者开展的CERA Ⅲ期临床研究中,基线Hb水平为70~100 g/L[41]。我国CKD患者培莫沙肽Ⅲ期临床研究中,非透析CKD患者Hb基线水平为60~100 g/L,接受透析的患者因之前已接受短效ESAs治疗,转换为培莫沙肽时Hb的基线水平为100~130 g/L[24, 48]。而日本及欧美国家的多项长效ESAs改善肾性贫血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59-60大多数以Hb<100 g/L作为纳入标准。此外,2021年版《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2]和2012 年KDIGO指南[3]等多项指南均推荐Hb<100 g/L时开始ESAs治疗。目前尚无专门针对长效ESAs起始治疗时机的RCT研究,参考相关临床试验及国内外指南,推荐长效ESAs起始治疗时机为Hb<100 g/L。一项纳入3 473例非透析依赖CKD患者的观察性研究[30],以接受达依泊汀α治疗3个月后Hb<110 g/L为参考值,Hb≥110 g/L的患者肾脏复合终点风险下降27%,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在321例接受达依泊汀α治疗的非透析依赖CKD中开展的一项RCT研究[59]中,以Hb靶目标维持于90~110 g/L为参考值,Hb维持于110~130 g/L的患者随访期间肾脏复合终点风险下降29%。MIRACLE- CKD研究[61]纳入了2 851例Hb<110 g/L的非透析依赖CKD患者,生存分析显示,使用CERA治疗3个月后Hb≥110 g/L患者的CKD进展速度明显慢于Hb<110 g/L的患者。因此,结合2021年版《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2]关于肾性贫血治疗的Hb靶目标,推荐长效ESAs治疗肾性贫血时,Hb靶目标维持≥110 g/L,但不超过130 g/L。此外,在使用长效ESAs治疗肾性贫血时,应通过全身系统检查排除引起贫血的其他疾病,如营养不良性贫血、出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并尽可能纠正加重肾性贫血的其他因素,如慢性炎症、铁代谢紊乱以及造血原料不足等。

(三)治疗方案

推荐意见
根据CKD患者治疗前Hb水平和临床情况决定长效ESAs的起始治疗剂量(1D)。
推荐对于ESAs初治的患者,达依泊汀α的起始剂量可给予固定剂量(20 μg)或根据体重计算(0.45 μg/kg),1次/周,皮下或静脉注射;CERA的起始剂量为0.6 μg/kg,1 次/2 周,皮下或静脉注射;培莫沙肽的起始剂量为0.04 mg/kg,1次/4周,皮下注射(1A)。 
推荐对于正在使用短效ESAs治疗的患者,可根据目前短效ESAs的使用量按比例直接转换为长效ESAs(1A)。
建议根据长效ESAs初始治疗期间Hb水平的上升速度以及维持治疗期间 Hb水平的稳定性进行个体化剂量调整,将Hb水平维持于110~120 g/L,Hb 的增长速度控制在每4周10~20 g/L以内(2D)。
        1. 起始剂量选择:(1)对于ESAs初治的肾性贫血患者:起始剂量、给药频率及给药方式见表3。
(a)推荐按固定剂量或体重选择达依泊汀α的起始剂量:基于2项中国达依泊汀的Ⅲ期临床研究35-36,建议起始剂量为每次20 μg,1次/周;而参考前述在欧美、日本等开展的多项RCT和观察性研究26-2838-39,也可根据患者体重计算达依泊汀α的起始剂量,具体为0.45 μg/kg,1次/周。此外,对于非透析依赖CKD患者,也可延长用药间隔,将起始剂量调整为0.75 μg/kg,1次/2周或1.5 μg/kg,1次/4周。(b)推荐按体重选择CERA的起始剂量:基于1项中国Ⅲ期临床研究[41]和多项国际Ⅲ期临床研究31-33,推荐CERA的起始剂量为0.6 μg/kg,1次/2周,也可延长用药间隔,将起始剂量调整为1.2 μg/kg,1次/4周。(c)推荐按体重选择培莫沙肽的起始剂量:基于1项中国CKD患者培莫沙肽的Ⅲ期临床研究[48]结果,建议培莫沙肽的起始剂量为每次0.04 mg/kg,1次/4周。(2)对于从短效ESAs转换到长效ESAs治疗的肾性贫血患者:对从短效ESAs转换到长效ESAs治疗的患者,起始剂量可根据转换前短效ESAs的使用剂量按照表4进行转换。此外,多项国际Ⅲ期临床研究中ESAs:达依泊汀α的转换率为200∶1。但一些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认为,维持250∶1~350∶1的转换率可能更有益于Hb水平的稳定上升,特别是对于短效ESAs使用量>5 000 IU/周的患者62-63,与我国血液透析人群Ⅲ期临床研究中的转换比例相近。因此,对从短效ESAs转换为达依泊汀α治疗的CKD肾性贫血患者,我们建议也可按照250∶1~350∶1进行剂量转换。
(3)对于短效ESAs低反应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目前尚缺乏专门针对长效ESAs用于治疗短效ESAs低反应患者肾性贫血的推荐起始剂量的研究,建议可按照表4进行转换。2. 剂量调整优化策略:大型队列研究已充分证实Hb上升速度过快和(或)水平过高均与CKD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64-65,因此,在ESAs使用期间需密切监测Hb水平。建议每1~2周监测1次Hb,直至趋于稳定,随后每4周监测1次。目前缺乏专门针对长效ESAs剂量调整的研究,结合2021年版《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2]和2012年KDIGO指南[3]等,建议根据长效ESAs初始治疗期间Hb浓度的上升速度以及维持治疗期间Hb浓度的稳定性进行个体化剂量调整,将Hb的水平维持于110~120 g/L,Hb的增长速度控制在每4周10~20 g/L以内。具体的剂量调整方案如表5所示,长效ESAs剂量调整的最小间隔不应小于4周。
3. 给药方式:一项比较不同给药方式对达依泊汀α使用效率的随机双盲交叉研究[66]中,53例血液透析患者先后接受静脉和皮下注射达依泊汀α各6个月,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观察指标,如体重、Hb、达依泊汀α剂量、透析充分性、铁代谢指标和铁剂的使用量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德国一项多中心RCT研究[67]中,先前接受皮下注射达依泊汀α的114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被分为继续接受皮下注射或更改为静脉注射,治疗24周和48周时Hb的平均水平和达依泊汀α的使用剂量在两种治疗方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另一项多中心、两期、交叉研究[15]中,12例腹膜透析患者被随机分为接受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CERA,两组的药物清除率、半衰期等药代动力学指标以及Hb水平和网织红细胞计数⁃时间曲线下面积等药效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综上,达依泊汀α和CERA静脉给药与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及疗效均相当。因此,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意愿和临床情况自由选择达依泊汀α和CERA的给药方式。而对于培莫沙肽,鉴于其自身药物性质,只能选择皮下注射。


(四)治疗过程中铁代谢指标的监测与铁剂的使用

推荐意见
推荐在使用长效ESAs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定期检测SF、TSAT等铁代谢相关指标,至少每月检测1次,而对于贫血维持治疗阶段或Hb较为稳定的患者,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1C)。
在长效ESAs治疗期间,应维持SF 200~500 μg/L,TSAT 20%~50%(2B)。
CKD肾性贫血患者常伴随着铁缺乏,在使用长效ESAs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均应定期检测血清铁、SF、TSAT等铁代谢相关指标。在长效ESAs治疗时纠正铁缺乏,不仅能够改善部分患者的Hb水平,而且对于长效ESAs的临床疗效具有促进作用。多项研究提出,短效ESAs转换为长效ESAs治疗可降低铁调素与SF水平,增加TSAT,提高红细胞对铁的利用[53,55]。因此,对于非透析依赖和腹膜透析患者SF<100 μg/L和/或TSAT<20%时、血液透析患者SF<200 μg/L和/或TSAT<20%时,均建议予以补铁治疗。


五、长效ESAs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推荐意见
在儿童、老年人群、肝功能不全、肾移植术后、肿瘤等特殊人群肾性贫血的治疗中,可考虑使用长效ESAs(2B)。

六、长效ESAs不良反应及处理

推荐意见
建议使用长效ESAs期间,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高血压、血栓栓塞及PRCA等不良反应,一经发现应予以积极治疗(1,未分级)。
根据国内外临床研究的数据,长效ESAs治疗的总体安全性良好,但在长期应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不良反应。

七、未来研究展望

引用: 中国非公立医院协会肾病透析专业委员会共识专家组. 长效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治疗肾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4, 40(2): 146-157.

好记性不如点个赞!收藏起来以防忘记哦!
小师妹和俺建立了资料分享群,邀您互相交流,微信gabstudy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书籍宝库,用完记得收藏哦,下次更方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离床医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