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师打卡 | 穿梭于课程的迷雾中

173187王辉霞 新网师 2024-01-09

穿梭于课程的迷雾中

173187王辉霞

关于课程的学习,有一种感觉是走出了一团迷雾,随后又进入了另一团迷雾,好像是学着学着明朗了,再学习又模糊了。


一、初遇迷雾


刚开始读《静悄悄的革命》有关课程这一章的时候, 不能理解课程为什么被称作“学习的经验”?因为在以前的认知中,课程就是一个学习任务群,是一个被设计好的、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材料,是一个名词。比如初中英语课程,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设计成不同的系列版本:新目标版,外研社版,译林版,北师大版等等,无论哪个版本的系列,都是根据新课标要求,有不同的单元设计,话题功能,语法项目,基本词汇等,不管哪个版本,都不会偏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种有规划的学习材料,我觉得这就是课程。后来想了想,这的确是课程——应该是佐藤学所讲的阶梯型课程。再比如校本课程,以前的理解是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辅助的学习材料,或者对学生该时段的成长有促进作用的补充材料,以不同的主题呈现出来,这也是课程。无论怎么样,学习初的时候,无法把课程与“学习的履历”、“学习的经验”联系在一起。


二、渐入佳境


随着后面文本的学习,逐渐明白了课程的意义——课程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学习经验,课程不是在办公室里或者在教研室里创造出来的,因此,尽管有些课程在学习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但是,也应该在一学年或一学期结束之后,作为“学习的履历” 创造出来的。创造课程需要三种活动来进行,一是学习经验的设计,二是创造学习经验的教师实践,三是对这种学习经验进行反思和评价。由此可见,课程是一个经验的改造历程,这样课程就是一个动词。有了这方面的理解,突然觉得根据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一本本教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最多可以称作是一种课程设计,这种课程设计只有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室的实践,经历有反思和评价,有课堂叙事,才能称得上课程。


三、再遇波折


随着学习的深入,又对“台阶型”课程与“登山型” 课程的概念有所不解。不清楚为什么叫“台阶型”课程和“登山型”课程。随着郝老师的解释和课程小打卡群里同伴的文章,慢慢觉得懂了。了解到两种课程的本质区别:阶梯型课程是以“教”为核心的课程,有具体的目标要求,有细致、周密的单元活动设计,有明确的评价方式——考试。总之,这种以“目标•达成•评价”为单元的课程,一切都是设定好的学习路径,学生只要按图索骥,则可以达成目标。倘若偏离了这种狭隘的、整齐划一的设计,则无法走上台阶,被视作不合格。登山型课程以学为中心,是以学生的认知兴趣和需要为单元主题,促进学生的探求和交流活动的学习。这种以“主题•探求•表现”为单位的课程,允许学生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展开活动,进行合作探究,并且分享学习成果。


尽管理解了这两种课程的概念,仍然有一个疑惑:这种以教为核心的“阶梯型”课程已经存在,那么以学为核心的“登山型”课程该如何落实?如果是作为有升学任务的初高中教学,如何创造和实施?因为对大部分教师来说,虽然已经明白了登山型课程的优势,但是,能否创建出来真正的登山型课程?(可不可以借助目前已经存在的“教的课程”——即学科学习课程,改变授课方式,尽力提出课程中的“大问题”,设计主题和任务,促进学生的合作和表达展示?)


四、进退徘徊,似懂非懂


当觉得自己已经理解的时候,其实只是理解了自己的“理解”。接下来的“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似懂非懂。懂是因为懂的二者的含义与区别,二者不是学习形态方面的不同,而是把“知识”和“经验” 组织成单元的方法不同。综合学习是以现实的“主题(课题)”为核心,学科学习是以学科的“内容(题材)”  为核心。学科学习更具有学科性,学习的内容是确定的,同一门学科,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所学习的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有它的内在规律层次性,跟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匹配的某学科专业的学习。综合学习的主题没有限定内容和方向,可以跟学科有关系,作为学科学习的补充,也可以跟学科没有关系,比如人生面临的各种现实的课题都可以是综合学习。


为什么在课程这一单元“综合学习”占了这么多的篇幅来讲?佐藤学先生想要表达什么?通过第17节内容,从综合学习到课程的创造,想必佐藤学先生想让大家明白课程的创造过程应该是一个综合学习的历程。或者说,综合学习的过程可以创建课程。(对这点我并不敢太确定)通过综合学习的方式,让师生明白了如何进行三个对话“与主题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自己对话”。文中举了一个“以地区历史为主题”的综合学习出发的南中课程建设案例,这个学校,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为突破口,调查地区历史,并且以演戏、拍电影的形式综合学习课程。这种课程建设,又促进了学科学习。


阶梯型课程和登山型课程,单元的组成单位不同,落脚点不同,但都是课程,是学习的经验,前者经验封闭、静态输入,后者经验开放、动态形成。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核心不同,是对知识和经验两种组织形式,前者以现实中的主题(课题或是问题)为核心,内容广泛;后者以学科内容(题材)为核心,内容专一,学习领域确定。


创建课程是21世纪教师的专业能力核心,即使明确了创建课程的实践方针,真正的实施和落实仍需且行且思,慢慢修炼。




作者简介王辉霞,“新网师专家库”成员;河南省滑县英民中学英语教师,学部业务主任;滑县名师;滑县进修学校;滑县“最具读写力教师”滑县“写作先进个人”;河南师范大学“国培”讲师、河南信阳师院“国培讲师”;从事初中英语教学20多年,曾获得省优质、市县优质课一等奖。致力于新课程改革,曾多次省内外学校做新课改交流分享工作,比如湖南邵阳铭志中学、海南海景学校、河南郑州七中、河南新郑新烟中学、河南鹤壁二中、河南郸城京华学校、河南郸城逸夫中学以及县城内多所学校,指导“小组建设”、“导学案编制”、“高效课堂课堂流程”或者上英语示范课。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