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说教育是留白的艺术?——留白,是生命的大境界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新教育主题歌】——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人的心如果像空房子一样,清除了杂物和垃圾,把蒙蔽心灵的尘埃扫空,那么心中就会充满阳光,结果当然是一派吉祥。

人生的留白,是懂得放下繁华,放弃无意义的忙碌,静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留白处,自有生活,自有草长莺飞、光芒万丈。

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是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 

同样,对于教育,也要适当地留白,才能让孩子生长出自发的成长力量。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你必须决定自己的进化方式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你能真正拥有阅读,那才是真正拥有了你自己
真正的成长,需要你自己孤独地翻山越岭
找到你自己,唱出你的生命之歌
......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留白,是生命的大境界

作者|佚名


庄子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虚室生白”,意思是空的房间才显得敞亮,如果房间堆满了东西,有光亮也透不出来。


“吉祥止止”,意思是喜庆好事不断出现。


插画:吴冠中


人的心如果像空房子一样,清除了杂物和垃圾,把蒙蔽心灵的尘埃扫空,那么心中就会充满阳光,结果当然是一派吉祥。


虚寂生智慧,空旷生明朗,这就是“虚室生白”,换一种说法,就是“留白”。


东晋时,太尉庚亮因朝中发生叛乱而逃出京都,打算联合陶侃征讨叛军。


见面之后,陶侃见庚亮风流儒雅、气度不凡,颇有好感,于是邀他一同吃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席间气氛渐渐融洽,忽然上来一盘薤头,庚亮吃的时候顺手留下薤头根部的薤白。


陶侃问他:“为什么留下薤白呢?”庾亮答曰:“还可以种。”陶侃由此对庾亮大加赞赏。


这就是“留白”这个典故的由来,凡事留有余地,不要穷尽。



留白,是生活的大智慧。


对人,要留白。


下围棋的时候,一黑一白交错之间,与敌手周旋,团团围困对方而不留余地,可能反而堵住了自己的路,作茧自缚。


留一点空白,也是留多一点后路。


君子之交淡如水,留白是双方的距离恰恰好。


初始时无需火热炽烈,亲密无间。须知情谊的厚重,在于日积月累,细水长流。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人心难测,言多有失 。


如果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坦白给他人,那只会伤了自己,伤了他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留一点空白,学会保护自己。



给他人留一点空白,别人有自己的个性,人格尊严,我们不必要求别人什么,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他人身上,倾听他人心声,才能愉快的跟人相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


把心放平,把心放宽,按照留白的道理去应对世界,生活就会圆融无碍。



留白,是生命的大境界。


“留白”的另一个说法,指绘画中的一种技法,在构图时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这“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在于求其空灵,虚中求实,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林语堂:“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人生需要留白,有限的生命,不能只是被名利填满,而忽视了健康、快乐、家庭等等,不管如何匆忙,还是要找空隙放慢匆匆的脚步,给心灵留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人生的留白,是懂得放下繁华,放弃无意义的忙碌,静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不做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庄子说的“无用之用”,其实就是“留白”的生命境界。


年轻时喜欢看起来花哨的东西,随着心境的变化,更喜欢简单朴素,似乎生命里曾经觉得不可或缺的事物渐渐不再重要,留白比堆砌重要。


人只有渐渐年长,才懂得节制、自省,也懂得了留白之美。


世间为何要有遗憾?佛说:这是一个娑婆世界,娑婆即遗憾。没有遗憾的世界,给你多少幸福和圆满,你也感受不到。


留白就是留有遗憾,花未全开月未圆,就是人生最好的境界。


留白处,自有生活,自有草长莺飞、光芒万丈。


人生有三乐:开门迎佳客,出门游山水,闭门读佛书。


留白是为心开一扇窗,让明媚的阳光照进来,让清新的山风吹进来,让心灵溢满淡淡的花香。



为什么说教育是留白的艺术?

原创|郭琼VK

来源| VK在上海


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是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

 

同样,对于教育,也要适当地留白,才能让孩子生长出自发的成长力量。这一点在最近的几件小事中我体会很深。


 

01


有一天晚上,7岁的哥哥在做作业,4岁的弟弟把哥哥的一个玩具小球拿走了,哥哥见状,追上去要夺回,弟弟的手心握得紧紧的,然后哥哥几乎是把他压在地上试图去掰开他握紧的拳头。

 

弟弟力气小,被哥哥压在身下,动弹不得,哭得很大声。

 

我走过去问发生了什么事儿,互相倾听了对方。示范哥哥可以这样对弟弟说:“小树,我没有同意你拿我的小球,请把我的小球还给我。”而不是付诸于武力。

 

我们重复了几次,正当弟弟要把小球还给哥哥时,哥哥沉不住气了,把弟弟在幼儿园做的感恩节手工扔到了地上。

 

弟弟哭着去拿起自己做的手工,坐在原地,很伤心地哭着…

 

我没有再做什么说什么,而是去敷面膜和洗漱去了。然后我听到,哥哥用无比温柔无比温柔的声音对弟弟说:

 

“小树,是哪里破了还是坏了么?这里需要我重新帮你粘一下么?”

 

一边粘,一边说:“很快就好咯!”

 

“好啦!你看,是不是很好啊!”

 

只听见小树答应“嗯!”

 

“那还有哪里破了么?” 哥哥又问。

 

“没有了!” 很显然弟弟已经破涕为笑。

 

哥哥做完作业,兄弟俩又在一起开开心心地玩游戏了。

 

我当时躺在床上敷着面膜看着书,心里却为哥哥的这个小举动感到惊喜。

 

在这件事情上,我没有过多地干涉两个孩子的行为。他们俩都有足够的空间来体会自己的感受,以及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从而做出调整和改变。

 

这个空间,就是留白。


 

02 


适当留白,不过度保护,而是激发孩子独立。

 

前不久网络上刷屏的熊妈妈带者熊宝宝翻越雪山的视频,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爱是担忧,也是放手。在跌倒了无数次之后熊宝宝终于到达了山顶。这个过程中,熊妈妈始终站在最高处无动于衷,等着熊宝宝跌倒了自己站起来。




我们很多父母在孩子刚学走路的时候也是如此,不去过度保护孩子,而是等着他自己站起来。那个时候,我们全然地相信孩子,静静地等待,相信自己什么也不做,孩子一个人也能克服困难。

 

然而,孩子长大以后,我们似乎变得小心翼翼了。

 

妈妈呼唤着正在半条街外玩耍的儿子,“你快点穿上毛衣吧,今天早上有点冷哦!”儿子说,“妈妈,我觉得一点都不冷。我还很热呢。” “不,我觉得你应该穿上毛衣,我去给你拿。”妈妈走回家,拿出毛衣,一定要给儿子穿上。

 

这个过度保护的妈妈,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扮演一个高度权威的角色,看似自己掌控了一切,其实是剥夺了孩子自己体会冷或热的自由,甚至是独立的权力。长此以往,这个孩子就有可能展出让妈妈不停为自己忙碌的“技巧“——反正都有妈妈管,有妈妈替我做,有妈妈为我服务,我就不需要做了。

 

从穿衣服,到吃饭,到孩子上学,做作业……当我们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够做的事情时,其实是在展示我们比他大、比他好、比他有能力、比他有经验、比他重要,更会加强我们比孩子优,孩子比我们差的想法。最后,我们自己还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对自己没有信心。

 

我们总是认为,孩子太小,解决不了问题,或者承受不了挫折。这个观念,必须被“信任孩子,信任孩子的能力“这样的新观念所取代,然后给予孩子合理的引导。当然,我们不会对孩子完全撒手不管,更不会让孩子忽然面对生活的所有打击。我们只是,运用我们的智慧,不是一味地保护孩子,干涉孩子,而是让自己成为”过滤器“,过滤出孩子可以面对、应付的情况,然后有意识地退后,让孩子去经历、去成长。(鲁道夫·德雷克斯《孩子:挑战》)

 

这个过滤的过程,就是留白,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留白,向后退一步,和孩子保持一段距离,同时伸出手,在孩子差一点能够到的地方。这样,即鼓励和支持了孩子,又给予了孩子足够的空间。

 

所以,有时候懒妈妈还是必要的,是不是?


 

03

 

留白,还包括一张一弛的平衡。

 

在一次记者发布会上,有记者问邓超有关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邓超说:

 

我现在不给等等报任何补习班,就是运动,让他彻底地享受童年。输在起跑线就输在起跑线,但我要保存一个很好的等等,我不要那些学习的压力。”

 

此话一出,引起“全世界”网民的热议。令人惊讶的是,评论皆以嫌弃为主。

 

有人说,“等他的孩子到了小学,肯定啪啪打脸。” 说这话的妈妈,孩子刚上幼儿园,就一口气为孩子报了英语、舞蹈、主持人三个班。看到那些培训机构里,一丁点大的孩子,在幼儿园放了学,还得赶往培训机构,或近或远,然后晚上回来还要进行巩固练习。

 

等到孩子上了小学,又加了语言、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辅导班。孩子真是比大人还忙。

 

到了放假的时候,两个月的暑假和一个月的寒假,很多家长也倾向于给孩子报一些辅导班,从早到晚,和上学无异,让这个时间一定不要浪费了。

 

这种观点我不认同。假期是用来休息的,这是也是身体和大脑要求的。从大脑的生理上来说,长期记忆需要大脑回路的固化,而固化需要时间。因此,学习要有成效,就要留一点时间给孩子去反思。如果我们一天给孩子报N个班,让孩子从早学到晚,只会让孩子宝贵的时间浪费掉,因为研究发现,如果长时间持续地刺激脑部的同一个区域,神经对一直进来的刺激有饱和现象,疲乏了就不再处理它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学习很用功,却学习不好的原因。

 

0-6岁,是视觉、听觉、感统、语言、右脑发育的最佳阶段。这个阶段,最好的就是自由玩耍。孩子们在玩中学,去发现,去探索,并从中体会到很多的乐趣。

 

6-12岁,是脑缘系统发育的关键期,与人的情绪、运动、血压、血糖相关的神经系统主要在这个期间发育。如果这个期间,孩子承受的压力太大,脑缘发育不充分,就有可能导致一个人成年后情绪不稳定、敏感自卑、运动能力差等问题。

 

在小学阶段,这个情感发育的黄金期,我们尤其需要尊重孩子发展的规律,以安全感、被爱、被接纳、被尊重等情感内容作为教育的目的,而不应该被各种补习班和学习填满,使得孩子的压力太大,童年太拥挤。

 

养花种菜都需要间苗,太拥挤了植物一定长不好。

 

柜子里收纳衣服,我们也要保持七分满,太满了一定不好拿取。

 

教育尤其是,需要留白的艺术。生命不太拥挤,才能游刃有余。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新教育之光——新教育实验的奥妙何在?

在新教育的田野里舞动梦想,用心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图说《新教育在银河》(十二讲)——走,我们去找好教育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