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入额的门槛上,35岁的我选择了离开

律媒智库
2024-08-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法律崇哥 Author 崇哥

2021年4月2日,35岁的我,收到南方中部某省一家中级法院党组签发的《公务员辞去公职批复通知书》,与工作了十年的法院正式告别。

时光荏苒,我离开法院已经三年了。此时南方已进入暮春,城市的紫荆和海棠已经凋谢,而樱花正值盛花期,灿若云霞。

我从法院离职后,这几年陆陆续续有得知我离职的亲朋好友、师长同学、同事同行关心询问我离职的原因,我常说一言难尽。


离职那年,我35岁,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从家里并不是很脱得开身。那个时间节点我毅然决然选择从法院辞职,我家人尤其是我父母其实并不十分理解和支持。

相熟的朋友对我35岁放弃“铁饭碗”,特别是辞去中级法院中层副职岗位另寻他路,大多感到惊讶或惋惜,只有极少数人表示理解。

我也知道从法院辞职这件事,不仅对我个人今后的人生会产生影响,也不可避免会对我的家庭造成影响,因此必须慎重考虑。

在辞职前我考虑了差不多有一年时间,最终还是决定在自己35岁时离开。


长期忙碌高压的工作使我身心俱疲


网上有很多有关法官离职的信息,其中工作压力大是多数法官离职的重要原因之一。法官的工作压力确实很大,特别是基层法院法官,可以说是压力山大,但鲜为人知的是,法院综合工作同样不轻松,有的岗位也是压力山大。

我在法院工作的十年,历任办公室秘书、助理审判员、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室副主任等职,长期从事综合文稿写作、信息采编、司法调研、审判研究、案例编纂等司法行政或审判综合工作,由于我所在部门人手配备不足,我还兼着处理督查督办、司法改革、政务管理、精准扶贫等繁杂事务,长期一人身兼数职,工作十分忙碌,累积的工作压力使我身心俱疲。

在法院所有综合工作中,综合文稿写作、审判研究是颇有难度的工作,没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及法律功底、丰富的工作经验、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很难做好做精,而一旦做熟做精、做出成绩则又很难脱离。

我当时的情况是我在法院综合部门工作已经十年,而且十年间我从未脱离过办公室的文稿写作(哪怕是在我从事审判研究工作期间也未曾脱离),长期高负荷的工作使我疲惫不堪,让我产生了改变现状的想法。

但不管我怎么努力、尝试何种方法,我都无法改变工作环境的现状。

喜剧电影《缝纫机乐队》大鹏主演的宫哥有一段经典台词:


当我心里(对做某件事情)有股劲儿的时候,那时候我想的是每天什么时候开始,而当我心里这股劲儿泄了的时候,我想的是每天什么时候结束。


我那个时候的状态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知道自己很难改变现状,每天上班想的不是什么时候开始,而是什么时候结束。

难以改变的现状促使我选择了离开。

改变不了环境,那只有改变我自己。


工作的封闭让我意识到不能继续这样下去


法院综合工作大多是幕后工作,通常只服务法院内部,与社会几无交集,工作封闭枯燥。

不像审判执行工作那样,每天与检察官、代理律师及社会上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打交道,虽然繁琐,但总归没那么封闭枯燥。

我在法院工作的十年,主要从事综合工作。

这样的工作干个一年两年、三年五年,那都没有问题,但如果十年如一日一成不变,那就难免会产生脱离社会的恐慌感。

我意识到我不能继续这样下去,必须改变。


社会的瞬息万变迫使我对职业重新思考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层出不穷,社会面貌瞬息万变。短视频算法、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我在法院的办公桌临窗,十年来窗外不断矗立的高楼、与日俱增的车流和夜晚层出不穷、色彩斑斓的霓虹,让我惊叹社会变化之快,也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公务员职业是永恒的“铁饭碗”吗?

真正的“稳定”是什么?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社会前进的步伐不可逆转。在这个时代,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那么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我在法院工作的十年,坐坏了两把椅子。

两把椅子告诉我——


稳定的工作潜藏着可怕的风险,不稳定才是最大的稳定。

真正的稳定是你能够顺应时代变化,走到哪儿都有饭吃。

在我看来,一个人职业稳定的基础不在于环境,而在于你拥有核心竞争力。环境虽然也可以为职业带来庇护,但依托环境而非依靠核心竞争力的稳定并不牢靠,一旦环境发生改变,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将先行被社会淘汰。

如果你不是含着金钥匙出身,不是天生自带光环,你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还只能是依托你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核心竞争力。

普通家庭出身的我,没有先天的庇佑,一切都得靠自己奋斗。尽早融入时代变化的洪流,倒逼自己不断提升自己,才不用惧怕被时代抛弃、被社会淘汰。

我主动放弃“铁饭碗”,从法院走出来,就是想更好地融入和适应社会,就是想遇见未来更好的自己,让自己走到哪儿都有饭吃。


表哥的过早离世让我分清了生命中孰轻孰重


2019年,我一个关系要好的表哥患病,原本这个病是可以治好的,表哥为了省钱放弃了去大医院治疗,选择了在小医院做手术,结果因为手术没做好而英年早逝,走的时候才36岁。

表哥长得一表人才,是家中的顶梁柱,两个年幼的孩子靠他抚养,身体欠佳需要长期吃药的父母也靠他照顾,一家人都靠他。

表哥因为舍不得多花钱治病,也因为没钱治病而耽误了病情,导致失去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使我第一次真切地认识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经济保障对家庭的重要性。

我在法院工作期间的薪酬,维持家庭日常开支和基本生活没有问题,但这点收入想要防范家庭重大风险,还是吃力的。而想要获得更高的收入,那就必须走出法院到社会上去挣。

表哥的英年早逝也让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我把个人在职场上的得失进退看得越来越淡,反倒是把健康、平安、自由、快乐以及家庭这些生命中更为基本的元素,看得越来越重。

表哥的过早离世和我心态上的转变,促使我下定决心走出法院换一种人生。


热爱自由的天性潜藏着我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熟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其实很适合做法官。

我三观端正,为人正直,公平正义是我永恒的追求。我出身底层,心怀怜悯,能体察底层的不易,可以最大限度平衡法理和情理。我法律功底和文字功底扎实,能厘清是非曲直、准确适用法律,并写出漂亮的裁判文书。我工作认真负责,做事勤勉,具有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我严于律己,遵纪守法,在法院工作十年始终洁身自好,不曾有过任何违纪违法。

我完全具备成为一名优秀法官的潜质。

原本我是有机会入额做法官的,如果我不走,我离职的那一年怎么样也该轮到我入额了,但真正走在入额的门槛上,我却选择了离开。

离开并不是矫情,而是内心真实的想法。

曾经河南有个中学老师,因为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离职。其实很多在体制工作的人都有这个想法,只是没有那么率性,也碍于现实压力没那么洒脱。我不否认我也有一颗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心,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看。


在入额的门槛上,我选择了离开,是因为我担心入额会冷却我去外面世界看看、追寻自由的热忱,同时也是因为我知道即便我入了额,我也难以从深耕了十年的综合工作中脱身,加上我工作认真负责的个性,两头兼顾会使我分身乏术,这将严重损害我的健康。

所以尽管法官职业是法律人最理想的职业之一,在入额的门槛上我还是在内心做了割舍,选择了离开,选择了不确定的未来。


35岁应当听从内心的召唤有所取舍


网上有很多关于35岁是人生一道坎的说法,大致是说,不管是婚姻家庭还是事业发展,一个人35岁时的状态和选择都将决定今后的人生走向。这种说法未必准确,但不无道理。

一个男人过了30岁,时间上的紧迫感就会开始出现。到了35岁,这种紧迫感会更加强烈。

真正过了40岁、50岁,时间上的紧迫感或许反而没那么强烈了。

我25岁进入法院工作,过了30岁就已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和未来的人生方向。

临近35岁,我对自己职业和人生应当有所取舍的想法愈发强烈紧迫,因为35岁的确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过了35岁,人的精力会不断下滑,很多事情也都将定型,若再不取舍,后面只会更难改变。

人不可能拥有一切,再富有的人也无法拥有一切,人的一生都在得失之间进行取舍。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专注于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失为一个理性的选择。

如果你想要体验另外一种人生,那么你就必须勇敢地和现在的人生告别。

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片尾独白这样说——

生命是一场旅程,我们等了多少个轮回,才有机会去享受这一次旅程。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很多事我们都不了解,很多问题也没有答案,但上天给我们生命,一定是为了让我们创造奇迹的。

是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生重在经历,应当遵从本心而活。

不管你是选择留在法院坚守“公正司法、司法为民”,还是选择离职出来做一名在社会上翱翔、服务社会的法律人,这都是你的本心。

只要你的本心不妨害社会,不损害他人,不伤及家人,并且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能产生有益的价值,你完全可以按照本心去生活、去工作、去体验人生。

35岁时,我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我内心召唤我勇敢地走出体制,去广阔的社会海洋遨游,去经历人生更多的风景,去追寻自己想过的生活。

我听从内心的召唤,勇敢地迈出了那一步。

我没有迟疑地离开了法院,进入瞬息万变的社会,开启了新的人生。

我希望当我老去回首往事时,不管我过往的人生是成功还是失败,是得还是失,我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以上就是我选择在35岁离开法院的心路历程。虽然我考量的因素很多,但决定我离职的根本原因,还是我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一名法律人,我十分庆幸在中级法院这样一个专业平台工作了十年,也十分感激原单位对我的培养。

在法院工作的十年,是我最青春年华的十年,我在法院大楼加班加点、与法院同仁并肩作战的场景历历在目、挥之不去,这将成为我宝贵的人生经历和美好的回忆。

十年高强度、高难度的法院工作历练,给了我走出法院的底气,也给了我勇敢面对不确定未来的信心和勇气,使我终身受益。

岁月流转,转眼我离开法院已经三年了,曾经熟悉的那栋大楼逐渐变得陌生。

南方四月的郊野,紫云英在田野中成片绽放,如梦似幻般的紫色花瓣在风中摇曳,一朵朵紫云英伫立在风中,宛如仙子落入凡尘。

不管世间怎样风云变幻,春天还是这般美好。


【相关链接】
法院辞职两年后,木棉雪:房子没卖,车子已买,案源尚稳,但需努力
从警10年辞职,36岁的苏敏律师唯一后悔……
34岁,刑警谭潇蔚辞职当律师
全国优秀公诉人赵红辞职,她说:“辞职是为了我的另一份热爱!”
33岁的员额法官何洋辞职了
唐海燕律师当选会长,支彩琴当选监事长 | 苏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换届
“80后”张宇坤“接棒”车捷,当选为江苏省破产管理人协会会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律媒智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