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绞尽脑汁想文案时,可能很多受众连盒马鲜生还是盒马生鲜都没分清楚

kaga 商业咔
2024-09-07

最近听的一期播客,乍看之下好像没啥问题。


仔细一看,标题中把“盒马鲜生”写成了“盒马生鲜”,当我听节目时,才发现这原来不是笔误,节目中几位主播甚至有为到底是“生鲜”还是“鲜生”有所争论,最后以“生鲜”为名取胜,甚至揶揄了“鲜生”一番。


这还挺有趣,原本“盒马鲜生”名字取了“河马”和“先生”两词谐音,前者为蓝色河马logo提供了灵感来源;后者则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原本可能确实要表达“生鲜”意义的业态进行了重新解构,从我们经常剖析的商业命名话题来讲,不失为一个直白又具有代表性的好案例。


但在实际消费者端,又可能会有另一维度的解读方式——作为被动接受者,消费者往往不会探究各种命名背后的故事或者深意,因此可能会在一个模糊印象或者发音中进行自我再解读,虽然很多时候是个案,但这也正是上文“盒马生鲜”被提出的原因之一——不管生鲜还是鲜生,消费者其实是明白品牌需要表达的品类内涵,但至于确切命名如何,似乎就变得不太重要了。某种程度上也说明盒马鲜生命名的效果是显著的。


我在和同行们平时的日常交流中,没有被少问及有什么比较好的slogan、区域命名、楼层命名的案例,这些会在商业项目中被长期使用的元素常让同行们绞尽脑汁——往往选择很多,每个人各有偏好一,旦确认后很多工作就要围绕之开启,短期内无法更改。


友商iziRetail前不久刚发过一篇推文:《盘点110余家商场的slogan,从各家创意中发现了一些规律 | iziRetail热点》,这篇汇总可太牛逼了,对该领域有兴趣的朋友不容错过。


文中对slogan做了归类,包括:

1、由自身项目名称衍变而成

2、由项目定位衍变而成

3、与项目所在城市或地区的文化特性息息相关

4、与项目所处的城市或者位置周边特性相关


这是比较偏技术流的汇总。


我想从表达方式来看,不仅是slogan,更包括一些楼层命名、区域命名、主题活动的命名等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写给自己看的,一是站在消费者视角写给大家看的(其实有多少消费者会知道商业项目的slogan?试问我们自己如果跳脱出工作思维,在日常逛商场是否会去记忆这些?当然这不代表slogan不重要,它是商业项目定位的精华和准绳,是围绕其做品牌招商、市场推广等各种工作的基础,而后者这些消费者是能够直观感受到的)。


回过头来再说两种表达形式。写给自己看的往往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定要体现出标签,例如在表达中一定要加入某个关键词,例如一个具有公司文化内核的关键词,另一种是自我满足,也就是有点内部梗的意思,自己人知道初衷,但不通过解读会显得晦涩。问题是消费者逛商场是为了获取享受体验,不是解谜,大多也没兴趣解谜。


所以看到这里也能感受到,我个人自然是更偏向于以消费者视角进行决策的思考方式。这类工作的难点不是文化炫技,而是深入浅出,是让一件事浅显易懂但又不乏高级感。


当iPhone 13 Pro写出“强得很”时,相信这类文案会引起众说纷纭,但有一点肯定的是,也只有强如苹果公司才更有魄力写出这类文案。


因此我们在做这类工作时要对自己有信心,不用指望仅靠文案来提升逼格,因为大多数消费可能都不在乎,但我们可以试图让好的文案更易为消费者认知,甚至只是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比如我个人一直都认为以“东南西北”分区是最实在的,好过花里胡哨的区域命名。


客人可能会像混淆“盒马生鲜”一样搞错东南西北,但至少更易理解这个商场的分区逻辑,LESS IS MORE。


本文只是我偶尔换位思考有感而发的随笔,回到B端视角,今后对于商场的各种命名,值得解读的我依然会不遗余力,毕竟这也是我个人的工作,到时候大家高抬贵手不要拿这篇文章出来打我。

one more thing

有次同学聚会,除了我之外都不是本行业的,同学指着餐厅外的“SUPER MONKEY”说“超级猴子”,当时我顿悟,一是我们自身的认知障碍——我们可能以为大家都会应该知道“超级猩猩”,其实不然;二是MONKEY为什么会被翻译成猩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商业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