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镇西:我是这样转化“后进生”的(上)——节选自《给教师的36条建议》

2017-11-08 李镇西 镇西茶馆

 (图片来自百度)


(应许多网友的要求,我将“李镇西博士工作站”的一些课程予以预告,以方便一些想来旁听的老师。明天,即2017年11月9日上午9:00-11:30,中国著名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专家、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学术委员会主任吴盘生先生,将应邀在武侯区教科院220会议室为“李镇西博士工作站”的研修员做报告,内容主要是介绍苏霍姆林斯基生平事迹和教育思想。欢迎老师们前来听课。不需任何手续,先来先坐。)


                                 一

 

嗯,你问“后进生”转化的问题,算是找对人了。因为在我从教三十六年的经历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和“后进生”打交道。我曾在普通中学工作过,教过所谓的“差班”。所谓“差班”,就是集中了全年级最糟糕的孩子。而且还是我主动要求当这个班的班主任的。这个和道德无关,只和兴趣有关。换句话说,不是我多“高尚”,而是我想研究。我一直认为,任何一个“后进生”都是一个科研对象。通过对他们的研究,我们能够获得成就感,而成就感就等于职业幸福感。直到我呆的最后一个学校武侯实验中学,那里的生源也很差,我们的孩子往往是市区名校不愿意收的。但我做校长的时候同时还担任班主任,我真的喜欢和“熊孩子”们打交道。


我教过的学生有多差?估计超出了你的想象,教高一时,有被其他学校开除的学生,然后其家长送到我班上来,连他母亲都说她的孩子“没救了”:打架斗殴,和黑社会混……该生第一次见面直截了当对我说:“我除了没吸毒,什么坏事都干过!”还有的初中生,其成绩之差,感觉从来没读过小学,每次考试分数几乎都是个位数,而且还一身恶习。关键是在班上这样的孩子不是一个,而是一群。但最后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有了进步——当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达到了我理想的目标,但的确都有了进步。


所以我说,你问我如何转化“后进生”,算是找对人了。当然,任何方法都不可照搬,每一个“后进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不敢说我的方法就能够适合于你,但既然你问我,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和做法,供你参考吧!

 

                                     二

 

“后进生”,有时候我们更直接地叫“差生”。但有人说“差生”带有歧视性,好像一说“差生”就把学生贴了标签定了性,便改称“后进生”。其实,“后进生”不也是一种标签和定性吗?语气似乎要缓和一些,但本质都一样,都是说某个或某些学生不优秀,一贯表现不好,成绩也很差。于是,又有老师或专家发明了许多叫法来称呼这样的学生:“个性生”(不是“差”,只是有“个性”)、“潜力生”(这样的学生成绩虽然差,但有潜力)、“待优生”(等待“优秀”的学生)、“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学生),等等。然而在我看来,这都不过是掩耳盗铃。因为不管叫什么,教师对这类学生的认识是明确的,就是“差”,就是“后进”。


其实,“好”与“差”,“先进”与“后进”,是一种客观而动态的存在。所谓“客观”,就是你不叫它也存在;所谓“动态”,就是“差生”也好“后进生”也罢,在不同程度上是可以转化的,向“先进”和“优秀”转化。既然如此,我们与其在叫什么上变着花样地“发明”称呼,不如在如何善待、如何转化方面动脑筋。


所以,我认为,“差生”这个说法是可以用的,但不要用于称呼,而用于分析研究。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不能直接用来称呼学生,比如:“喂,差生,过来过来,我和你谈谈。”但我们在研究学生状况时,完全可以在文章中,甚至在班科会(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会)上分析发言时用这个说法。我不认为这样就是在“歧视”某些学生。还是那句话,重要的不是怎么个叫法,而是如何对待。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谈到这类学生时,用的是“难教儿童”,我看其含义也和“差生”和“后进生”差不多,只是他的重点放在“教师难教”上,但为什么“教师难教”呢?不就是因为这类学生“差”吗?可是,尽管“难教”,但苏霍姆林斯基却没有放弃,而是花了大量心血几十年如一日的和这些孩子打交道,在爱他们的同时研究他们。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不是冷静的分析,而是充满感情的投入,是全身心的实践:与学生一起摸爬滚打,和学生心心相印。他身为校长,几十年不断地研究儿童,他先后曾为3700名左右的学生做了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有了这样惊人的投入,苏霍姆林斯基转化“难教儿童”卓有成效。我看,在这一点上,的确要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


在谈到这类学生时,和老师聊天时口语中我偶尔也用“差生”这个说法,但更多的时候特别是书面论述时,我往往用的是“后进生”这个词。所以,今天和你谈论这个话题,我也用“后进生”这个说法。

 

                                   三

 

你说知道教育的前提是爱,但你对后进生就是“爱不起来”,“看见他们就心烦”。你的心情我理解,但我要说,你“心烦”是因为你用成人的眼光去看他们——我认认真真地备课,你居然不认真听讲,不但不认真听还在课堂捣蛋;我辛辛苦苦地教你,你每次作业总是乱做,每次考试都是白卷;因为你我每次的平均分都比同年级的其他班低,教学成绩总上不去,评优选先轮不上不说,在领导和同事面前还抬不起头来……如此越想越气,当然“心烦”。


我觉得不解决心烦的问题,就无法面对后进生,也就谈不上善待,更谈不上转化了。所以,转化后进生的前提,是教师本人先“转化”自己。“转化”自己什么呢?转化——实际上是“转变”——自己的心态。在这里,所谓“转变心态”就是换一种眼光。换一种什么眼光呢?换一种儿童的眼光。


是的,如果你换一种眼光,也就是儿童的眼光,准确地说,是站在后进生的角度看他,你的心情也许会不一样的。你不但会感到这些孩子不但可怜,而且可敬——


是的,他们听不懂课,可是他们一年四季无论寒风凛冽还是烈日炎炎,每天总是准时(当然,有时也迟到,偶尔也旷课)到学校来做一件事,就是听他们听不懂的课。想一想,这是什么概念?换做你,你能做到吗?成人听一堂枯燥的报告都觉得度日如年,可这些孩子,每天都在教室里受着残酷的精神折磨——听他们根本听不懂的课,一听就是三年、六年甚至十二年!他容易吗他?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你作为老师具备吗?


后进生长期坚持听他听不懂的课,他换来的是什么呢?是老师的呵斥,是同学的嘲笑,是家长的打骂——这就是我们号称“以人为本”的教育给他们的全部“馈赠”。教育人道主义情怀——教育所应该蕴含的起码的人性和人情,在这里荡然无存。然而,面对呵斥、嘲笑和打骂,他们从来不气馁、丧气,不悲观绝望,第二天依然背着书包来到学校走进课堂,而且还乐呵呵的,对老师还是有礼貌,对同学依然友好,回到家里照旧叫“爸妈,我回来了”。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你有吗?这么多年,媒体常报道哪个学生又自杀了,请问这自杀的学生当中,有一个——哪怕是一个——后进生吗?上课可以睡觉,作业可以抄袭,考试可以交白卷,大不了又挨一顿臭骂,这么美好的生活,干嘛不享受而要自杀呢?你说,后进生如此乐观豪迈的生活态度,你有吗?

 

                                    四

 

还有,你什么时候看见过后进生记恨过你?是的,可能有时候他也和你顶撞几句,但事过之后,你也许还在生气,他却忘记了,碰见你依然“老师好老师好”叫你叫得甜蜜蜜的。经常听老师们说,学生毕业之后,能够经常回来看老师的,往往是那些在学校经常被老师骂得狗血喷头的后进生。不管后进生在学校怎么被老师骂,甚至有时候还是被冤枉的,可这些孩子回母校首先看的,还是当年骂他骂得最厉害的班主任。如此宽阔的胸襟,你有吗?设想一下,如果你被校长骂了,你能够忍受吗?那还不在心里记一辈子?


这也几乎是规律了——后进生们也许考不上大学,但长大之后自谋职业做生意,屡屡发财呢!我的学生中好些老板,都是当年的后进生,在我班上的时候把我气得要死,自然没有少挨我的骂,可是十年二十年之后,他们一个个居然都“抖起来了”——无论是从事房地产,是经营餐饮业,反正在各自的行业都干得还不错。在我们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以及人心险恶的社会,商场的摔打沉浮,人生的跌宕起伏,他们都是怎么过来的呀?原因当然很多,但至少有一点不可忽略,那就是他们的心理素质好极了!其实,仔细一想,他们所拥有的超强的抗挫能力,不正是学生时代被我们老师的一次次呵斥、臭骂、罚站……所培养锻造出来的吗?都说“恨铁不成钢”,没想到,钢铁可就是这样炼成啦!


这样一想,我们做老师的,可能还不如后进生呢!表面上看他们可气又可怜,但实际上,他们可敬又可佩!


你说,你还能恨他们吗?


你也许会说:“我不恨他,但我无法转化他。”


我认为,“转化”永远是相对的。所谓“相对”,就是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后进生都能够被转化。谁也不敢打包票说能将所有后进生全部绝对转化,因为一个人的转化需要合力,包括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各种力量,还有他自己上进心和毅力,等等。教师只能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或者说通过自己的力量尽可能影响和调动其他积极力量共同转化后进生。但即使如此,我也不敢说任何后进生都可以被转化。第二,任何一个学生被转化的程度也不是绝对等同的,有的可以转化得非常优秀,甚至出类拔萃,有的可能是成为合格的公民。我们意识到“转化”相对的,就能够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化的教育目标,减轻自己的思想负担,甚至放下不应该属于自己的负疚感。


当然,对于有责任心的教师来说,我们永远也不会因这种“相对”而放弃或哪怕有一丝一毫地放松我们对这些孩子的责任与努力。无论如何,做总比不做好。


你还问我,有人说所谓“优秀老师的眼中没有差生”的说法,对还是不对?你可以做出理智的判断了吧?

 

                                    五

 

关于转化后进生,已经有不少优秀的班主任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以前在我的拙著中——比如《爱心与教育》《做最好的班主任》等等——有比较详尽的论述。无论是优秀班主任的经验,还是拙著中的一些做法,都只能供你参考,不能绝对照搬。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学生都是唯一的,适宜于这个学生的方法也只能是唯一的。教育,的确没有公式可言。


不过,我还是愿意把我的一些体会给你说说,也许可能启发你的思考和实践。


关于转化后进生,我在实践中比较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感情倾斜。


这当然又是“老生常谈”了,但的确至关重要。教师对后进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后进生们几乎是从读小学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因此,教师应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关于如何给这样的学生以爱,已经有很多人有太多的论述,我想你也不会一无所知——有时候,不是我们“懂不懂”也不是我们“会不会”的问题,只是我们“愿不愿”。只要愿意,我们总能找到给后进生以爱的方式与途径的。


我想强调的是,这种爱不应该仅仅来自老师,还应来自集体。也就是说,不要让某个后进生只感到是老师在爱他,而要让他感到是整个集体在爱他,班上所有的同学都没有抛弃他。甚至有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自己个人对后进生的爱隐蔽起来,不动声色地转化为集体对这个学生的爱。


举个例子。有一年刚开学,我刚刚组织班上的学生坐在教室里讨论新学期打算,这时站在教室门口的我,看到教务主任正远远地向我走来,他后面还跟着一个学生,垂头丧气的。快走近我的时候,主任大步朝我疾走,到了我的面前他趁后面的学生还没跟上来,便悄悄对我说:“我安排了一个留级生在你班上……”话刚说到这里,那学生已经走近了,我赶紧打断主任的话,直接大声地对那孩子说:“呵呵,是新同学吧!欢迎欢迎!”我要让这孩子对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老师对我非常热情。


然后,我把这学生领到教室门口,很兴奋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是新学期第一天,我们班上迎来了一位新同学!”同学们一听我热情洋溢的口吻,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因为新同学是突然来到我班的,教室里自然还没有他的桌椅。可我不能让他一个人站着呀!这时候,我完全可以动员前排某一个同学:“你暂时先和旁边的同学挤着坐一下,把你的课桌和椅子给新同学,让新同学先坐下,好吗?”我坚信,我这样说,任何同学都愿意的。但这样一来,新同学感受到的只是老师的温暖,因为他看到是在班主任老师的动员下同学才让出桌椅的。我决定让同学们主动让出自己的桌椅,而且要营造一种纷纷让出桌椅的场面。


于是,我好像是自言自语地说:“哎呀,新同学还没桌椅呢!”这其实是一句暗示,因为我长期和孩子们一起相处,彼此早已经有心灵的默契。听见我“叹息”的孩子们都听懂了我的暗示,好几个孩子都举起手来并急切地说:“用我的桌椅吧!”说着他们还站了起来。几个孩子的举动,又“提醒”了其他同学,教室里七嘴八舌地响起了“用我的”“用我的”的声音,而且几乎全班同学都站了起来。我“只好”带着新同学走到了前排一套已经让出来的桌椅前。


这场面,显然让新同学非常感动。课后,教务主任特意对我说,这孩子品学兼差,而且很自卑,要我多费心思。我说,你放心,我和我的班级会关心这个同学的。后来,这个学生在班上很阳光,对集体事务也很热心,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些进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集体对他的温暖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未完,明天再续)


                                                        


曾经引起强烈反响的文章,欢迎回访


01 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

02  也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03  关于“李镇西研究会”更名为“爱心与教育研究会”的一封信

04  “学霸”“学渣”之类词语的流行是教育的耻辱

05 转化“后进生”的制胜绝招不是体罚,而是大爱和大智慧

06 任何以抢夺生源而取得的“高考辉煌”都是耍流氓

07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我提三条建议

08 教师节不是“优秀教师”节,也不是“教育教师”节

09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一个卓越的自己!”

10 领导,您知道您所要求的“痕迹管理”给老师带来多大的负担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